少钱我出。”
“阳子,这你放心,这点钱村里出了,这你不用管了,我给你收拾的立整的,你到时候来查收就行了。”
“行张叔,还有停车的地方,你也给找一下,到时候我估计不少摩托车小汽车,别到时候没地方停,我就先回去了。”
苏阳走出了张军家里,朝着羊圈走去。
张军立刻激动的披上了袄子,激动的就要出门,后面传来催促声:“他爹,你干啥去啊,饭还没吃完呢!”
“吃个屁,这天大的好事来咱们村了,我哪还有心思吃饭,我得赶紧去广场上看看。”
张军作为村长,自然知道里面的利害关系,这可以说是乔木村千载难的机会,到时候乔木村就能走出洛甫乡,走向整个和田地区。
张军急匆匆的来到广场上,四下看了一眼。
广场这地方就在村口,地方敞亮也好找,摆上桌椅板凳,能坐下百十个人。只是那演讲台年久失修,砖头都脱落了,得修。
还有大明超市作为村里唯一的GDP经济支柱,门上贴的都是小广告,不远处还有一道臭水沟子,得修。
村外还有一片空地都是杂草,平时谁家羊都在这里吃草,要是有车来了也没法停车。
另外,还得找个地方,摆放一些村里的农产品,顺便售卖一下,让大伙也顺便赚点钱。
村里的很多地方都需要修整。
苏阳来到了羊圈这边,哈孜克正在给羊拌料,扛下一包草料,倒在地上,再掺上半袋子麦皮,再加一些鱼粉,用叉子倒腾均匀,倒上一盘子热水,三十头羊够吃一顿。
“阳哥,你闻闻这饲料,多香,闻着我都想吃了。”哈孜克一脸憨憨的笑起来。
“五八年挨饿的时候,听说树皮都被人扒了吃,别说这饲料了。”
苏阳来到圈里看了看,三十多头羊挤在一个圈里,显得挺拥挤,一晚上都能尿一地,闻着骚哄哄的。
“哈孜,今天咱们再盖一个羊圈吧,院子里有砖,和点泥,就按这个圈大小,把东头的玉米杆挪一挪,盖上就行。”
“行啊阳哥,你今天没事了,那咱们就给他盖上。”
“上午也没什么事,咱们先盖上吧。”
说着,苏阳就脱下皮袄子,推起院子的独轮小车,朝着家的方向而去。
哈孜把拌料放在有羊圈里,随后跟着苏阳身后小跑了过去。
刚出院子,就听到外面响起了大喇叭的声音。
“喂喂喂....那个,通知一个事啊,咱们村的苏家小子苏阳,下个星期举办一个乔木村拍卖会,到时候咱们和田地区的大老板,还有文化局的大领导,乡里的大领导都到咱们这里来,这是咱们村长脸的好机会啊,所以嘞,咱们村得好好表现,现在咱们村修了水泥路,这会得把咱们村的卫生给搞上去,现在凡是在家的,有人的出人,有力的出力,都到村口广场集合一下.....”
喇叭声接连响了两遍,大家一脸的懵逼。
“二婶子,这拍卖会是啥啊,阳子这是想卖啥啊,咱们地区的老板都来,好家伙,这么大的的阵仗呢?”二虎子坐在北大窑,手里忙活着料子,问道。
“害,我算是想明白了,阳子就是一般人,是干大事的人,估计又要忙活啥大事了吧。”
“回头咱们再问问。”二婶子指着旁边的人:“那谁,标签贴认真点,别搞错了。”
苏阳将砖头搬到了小车子里,听着大喇叭的声音,接下来的几天,大家也有得忙了。
没过多久,大家拎着叉子和铁锨从屋里出来,来到了广场上。
张军现在经过一番的勘察,决定将这广场给修整一下,随后再把村里的臭水沟,以及村外的空地给平上。
如果可以的话,张军想趁着这个机会,把乔木村发展成农村大巴扎,每周逢集两次,这样的话,村里的收入水平就能提高不少。
现在村里五米的大马路直通北大窑,两边摆上摊位,刚好合适。
张军抽着烟,肩膀上扛着铁锨带头修整,大家也跟着十分卖力。
苏阳和哈孜克没做过瓦匠,但是没吃过猪肉,还没见过猪跑吗,两个人铲着泥就往上垒,一上午的功夫就盖上了一圈,累的腰酸腿疼。
“张叔,把那玉米杆打碎铺在地上吧,羊尿了还能往下渗渗。”
“好的嘛,我这就去拿闸刀来。”
在大家忙活的功夫,也已经到了吃饭点了。
苏老娘从家里带来了两碗菜,七八个馒头。
“哈孜,二哥,你们也跟着一起吃吧,带着你们的馒头呢。”
“先吃完再干吧,不然都凉了。”苏阳招呼着大家一起吃,手里拿起一个馒头,大口的咬了起来。
人出力了就是饿的快,吃的也多,晚上睡的也舒服。
看来人啊,就是不能闲着,一闲下来,病就找上门,农村人就是这样,有病都是闲出来的。
吃过饭,剩下的工作就交给
第193章 村里大扫除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